为帮助考生掌握心理咨询师考试节奏,提升答题准确率,我们建议考生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训练。本平台特备心理咨询师考试模拟试题,供各位考生进行练习,期望各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早日拿证。
(为了方便大家备考,可通过文末资料下载区域免费下载精选试题及各种备考资料)
1、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是()理论的观点。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柯尔伯格
D.华生
【答案】A.维果茨基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和心理发展理论的观点。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即通过教学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是仅仅适应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他认为,通过适当的教学和指导,儿童可以超越其现有的发展水平,达到更高的认知水平。这一观点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学不仅是对已有能力的训练,更是对潜在能力的激发和引导。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完成超出其当前独立能力范围的任务,从而推动其发展。
2、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大致在()左右。
A.0~2岁
B.2~6、7岁
C.6、7~11、12岁
D.11、12岁及以后
【答案】C.6、7~11、12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是第三个阶段,发生在6、7岁到11、12岁之间。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运算,但这种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分类、排序等逻辑操作,但这些操作通常需要具体事物的帮助。他们开始理解守恒概念,能够进行逆向思维和假设推理,但仍然依赖于具体事物和实际操作。
3、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表现为()。
A.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求
B.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C.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
D.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
【答案】B.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在进行判断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从他人立场出发考虑问题的能力,即他们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这种现象在著名的三座山测验中得到了验证,幼儿在面对问题时会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表现出明显的自我中心特征。
选项A:只关注个人的需求而不考虑他人的需求,这虽然是幼儿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是自我中心现象的核心特征。
选项B: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正是自我中心现象的核心特征,符合皮亚杰的描述,
选项C:善于吸引其他小朋友关注自己,并能影响他人,这并不是自我中心现象的主要表现。
选项D:具有物主意识,缺乏与他人分享意识,这虽然是幼儿的一种行为表现,但也不是自我中心现象的核心特征。
综上所述,幼儿的自我中心现象主要表现为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
4、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识
B.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
C.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D.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答案】B.客体我自我意识的出现
【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通常分为几个重要阶段,其中第一个飞跃是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客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能够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与外界环境和其他人区分开来的存在来认识和理解,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标志。
将自己作为活动主体来认识:这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第一个飞跃。
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重要阶段,标志着个体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外界环境以及其他人的不同。
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表现,但不是第一个飞跃。
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自我意识的一个结果,但不是第一个飞跃。
综上所述,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客体自我意识的出现,即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能够区分自己和外界环境以及其他人的不同。
5、象征性游戏又称为()。
A.模仿游戏
B.假装游戏
C.规则游戏
D.机能游戏
【答案】B.假装游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象征性游戏的定义。
象征性游戏是一种通过模仿和想象来表现现实生活或虚构情景的游戏形式,通常涉及假装和角色扮演,因此也被称为假装游戏。这种游戏通过模拟现实中的情景或虚构的故事,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和理解社会角色、规则和情境,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交技能。
模仿游戏:虽然象征性游戏也包含模仿的成分,但它不仅仅是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假装和想象来表现情景。
假装游戏:象征性游戏的核心在于通过假装来模拟和表现各种情景和角色,因此这个选项更符合象征性游戏的定义。
规则游戏:规则游戏强调的是游戏中的规则和结构,与象征性游戏的定义不符。
机能游戏:机能游戏主要指通过重复动作和操作来发展儿童的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与象征性游戏的定义不符。
综上所述,象征性游戏又称为假装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