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刀对角度的相关要求
铰刀是一种常用的孔加工工具,主要用于精加工孔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光洁度。在使用铰刀时,角度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加工效果和刀具寿命。
1. 主偏角(γ₀)
主偏角是刀具切削部分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角度,它影响切削力的分布和散热性能。对于铰刀来说,主偏角一般在45°到75°之间。较大的主偏角可以减小径向切削力,提高加工稳定性;而较小的主偏角则有助于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
2. 副偏角(α₀)
副偏角是刀具后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角度,它主要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排屑性能。一般来说,副偏角在5°到15°之间。较大的副偏角可以改善排屑效果,减少切削热的影响;而较小的副偏角则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表面光洁度。
3. 刃倾角(λₛ)
刃倾角是刀具前面与工件表面之间的角度,它主要影响切屑的方向和强度。对于铰刀来说,刃倾角通常在0°到15°之间。正刃倾角可以使切屑流向待加工表面,适用于刚性较好的工件;而负刃倾角则相反,适用于薄壁或细长工件。
4. 螺旋角(ω)
螺旋角是刀具前面与轴线之间的角度,它主要影响同时参与切削的齿数和排屑效果。对于多刀齿铰刀来说,螺旋角一般在10°到30°之间。较大的螺旋角可以增加同时工作的齿数,提高加工效率;而较小的螺旋角则适用于薄壁或刚性较差的工件。
5. 倒棱角度(ε)
倒棱角度是刀具前面与后面之间的过渡角度,它主要影响刀具的强度和耐用度。对于铰刀来说,倒棱角度一般在0.5°到3°之间。较大的倒棱角可以提高刀具的抗崩能力;而较小的倒棱角则有助于保持刃口锋利。
总结
铰刀的角度选择需要根据工件材料、加工精度要求以及设备刚性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需要通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角度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加工效果和效率。